《开国大典》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情片,由李前宽、肖桂云联合执导,古月、孙飞虎主演,于1989年9月21日首映,2019年10月18日,其4K修复版公映。
该片用纪实的手法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
该片是一部既严格尊重史实,又充分发挥编导者的创造才华,将历史的丰富内蕴予以深入开掘的成功之作。它对于中国重大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中长期存在的一定程度的模式化有所突破,使这类影片的艺术质量获得更快的提高,是一次具有启发意义的实践。(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委员、《文艺报》编审钟艺兵评)
该片中有关领袖的趣味性细节既丰富了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又增强了影片的亲和力,一扫以往红色电影高高在上、严肃刻板的旧面貌。(时光网评)
该片摆脱了让革命领袖鹤立鸡群唱独角戏的俗套,也避免了堆砌事件的被动叙述,而是把历史英雄和普通人作为历史过程中的一员,并在历史运动过程中展示人的活动的性质和意义,使历史成为人的历史,使人成为历史过程听人。影片对情节的处理挥洒自如,编导运用了中国古典美学虚实相生、小中见大的原理,舍弃对具体事件的交待叙述,而集中笔墨于各色人等在历史转折中的不同心态和行为,使全片成为一个有层次、有立体感的完整的艺术整体。片中的细节处理得很细腻,不但有很浓的人情味,也有很浓的哲理味。而重大战争场面、具体事件的决策和行动过程,则一笔带过,点到即止。总的来说,它是一部思想和艺术、主观意愿与客观效果结合得较好的力作。不过,可能正因为编导倾心于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中表现人的复杂性,所以让人有一种影片结构不紧密或主题不突出的感觉。影片的细节处理作为单个镜头和艺术单元比较成功,但似乎有些细节处理只起到了表现人物性格或某一具体情境中心态的作用,而忽略了这一细节同影片主线或整体背景的联系。另外,影片的结尾似乎也没有形成高潮。(原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作家王愿坚评)